暮色四合,群山靜默,唯有那皎潔的月光,如同最細膩的銀粉,溫柔地灑在綿延不絕的枕木上,為它們鍍上了一層朦朧而圣潔的銀輝。我,一個在這條鐵路線上奔波了四十余載的老鐵路人,此刻正踏著這些間距均勻、如同巨大鋼琴琴鍵般的軌枕,一步一步,沉穩地走向大山的腹地。腳下的每一塊枕木,都
這條蜿蜒曲折的鐵路,在夜色與山影的勾勒下,活像一條從遠古沉睡中蘇醒的巨龍,它的身軀矯健而堅韌,盤踞在層巒疊嶂的崇山峻嶺之間。它時而昂首穿過深邃的隧道,時而俯身越過凌空的橋梁,日夜不停地吞吐著南來北往的列車,將旅客的期盼與貨物的重量,穩穩地送達遠方。每當我的雙腳踏上那泛著冷光、不斷向遠方延伸的鋼軌,心底便會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踏實感。這并非憑空而來的情緒,而是幾十年如一日,與鋼軌、枕木、道砟為伴,在風霜雨雪中巡查、養護、檢修所養成的職業本能,更是一種早已融入血脈、刻進骨子里的生命印記——我屬于這里,屬于這條鋼鐵巨龍。
清晨或傍晚,山風總會如期而至,掠過成片的松林,掀起陣陣雄渾的松濤,那聲音仿佛遠古的呼喚。山澗的清泉,不舍晝夜地流淌,叮咚作響,叩擊著溪底圓潤的卵石,譜寫出自然的樂章。在這橋隧相連、綿延不斷的鐵路線上,一列列火車呼嘯而過,它們的身影劃破晨曦,又融入暮色,仿佛一位技藝精湛的裁縫,將散落的晨光與暮色巧妙地縫合成一幅連貫而流動的生活畫卷。極目遠眺,遠處山脈的剪影在天際線上起伏,宛如畫家筆下尚未干透的水墨丹青,帶著幾分寫意與蒼茫。天光,那最純凈的亮色,從峰巒的褶皺里悄然滲出,為天邊的云層鑲上一道璀璨的金邊,壯麗而肅穆。而在這幅宏大而流動的山水長卷之中,我們那個不起眼的小站,就像一枚安靜的鈐印,默默地蓋在這片土地上,見證著南來北往的匆匆步履,守護著每一次平安的抵達與出發。
工區的夜雨,總帶著一種別樣的韻味,不似城市的喧囂,卻有山野的清新。當夜幕降臨,雨滴便開始不緊不慢地敲打在宿舍的彩鋼瓦屋頂上,那“嗒嗒嗒”的節奏,清脆而富有韻律,恰似兒時母親在床邊哼唱的搖籃曲,單調卻充滿了撫慰人心的力量,讓奔波了一天的我們,在這自然的催眠曲中安然入夢。余光中先生曾說:“雨不但可嗅,可觀,更可以聽……”此刻,這詩句突然有了最具象、最生動的注腳。然而,小站人的故事,遠比這纏綿的雨聲更令人輾轉反側,更值得細細品味。那些在工余飯后,沾滿了機油味的爽朗笑談,那些藏在一本本泛黃的施工日志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默默堅守,那些在艱苦環境中閃耀的人性光輝,都化作了我筆下源源不斷的靈感,讓我的鋼筆在稿紙上不知疲倦地耕作了整個通宵,試圖將這些平凡而偉大的瞬間永遠定格。
花甲之年,歲月的風霜在我臉上刻下了痕跡,也讓我的心境愈發沉淀。我愈發懂得,夢想的真諦,并非一定要是腰纏萬貫的金山銀山,也并非一定要是萬人敬仰的顯赫聲名。它可以平凡,可以樸素,卻必須滾燙而真誠。當我在熱火朝天的集中修現場,親眼目睹那鋼鐵巨無霸般的大機搗固車,精準而高效地吞吐著長達96公里的軌排,將每一寸鋼軌都搗固得堅實平穩;當我看到打磨車伸出它靈活的“手臂”,在漆黑的鋼軌上辛勤作業,飛濺的火花如同節日的禮花,點亮了長達2公里的線路;當我看到身邊的工友們,用那雙布滿老繭、青筋突起的手,一絲不茍地調整著第13組曲線的超高,確保列車通過時的絕對平穩……在這一刻,我找到了比任何華麗辭藻都更加動人、更加有力的表達。他們那因長期熬夜而深陷的眼窩,那在寒冬臘月里結滿白霜的眉梢,那被汗水浸透又風干的工裝,都是鐫刻在鋼軌上的最美詩行,質樸無華,卻字字千鈞。
記得那是十二月二十七日,一個天寒地凍的清晨,當第一縷晨曦艱難地穿透厚重的晨霧,最后一組道岔的打磨作業終于順利完畢。看著工友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從彌漫的晨霧中緩緩歸來,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倦意,身上落滿了塵土與霜花,我的鼻子突然一陣發酸,一股熱流涌上眼眶。為了按時完成這次緊急的集中修任務,他們背著近三十斤重的檢修機具,在崎嶇的山路與冰冷的鋼軌間跋涉了整整二十個晝夜,風餐露宿,攻堅克難。然而,即便是在如此疲憊的狀態下,他們路過山腳下的村莊時,仍記得幫助焦急的老鄉找回了跑丟的羊羔,那淳樸的笑容和略帶沙啞的安慰,溫暖了整個寒冬。這種刻在骨子里的溫柔與善良,或許就是我們山區鐵路人最彌足珍貴的品質——既有鋼軌般的剛毅、堅韌與擔當,守護著線路的安全暢通;又有道砟般的柔軟、質樸與奉獻,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如今,每當我站在站臺上,聽見遠方傳來車輪與鋼軌那富有節奏的“哐當、哐當”聲,那聲音不再是單調的噪音,而是一曲深情的唱和,是鐵路人用生命譜寫的樂章。我總會想起退休老工長臨別時對我說的那句話,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小子,記住,咱們養護的不是冷冰冰的鐵疙瘩,那是千萬人回家的路,是無數家庭的期盼與團圓。”是啊,這條用我們的青春、汗水乃至熱血丈量的鐵道線,早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的鋼筆,這支曾試圖描繪山河壯麗的筆,終于也找到了它真正的“道釘”與“軌枕”——那就是用最真摯的情感,記錄下這些平凡英雄的堅守與奉獻,讓他們的故事,如同這延伸的鋼軌一般,永遠流傳下去。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