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014年春運的購票需求的不斷增加,國家鐵部門也積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緩解用戶購票壓力。12月8日“鐵路12306”手機購票客戶端開始上線試運行,360手機助手同期上線了該應用供市民下載體驗。

前網上購買火車票是最受歡迎的方式,而學生與民工群體作為每年春運的“主力軍”,在今年春運時客流高峰重疊,購票需求大大增加。12306手機客戶端的上線為用戶增加了一個高效、暢通的購票渠道,配合網絡、電話等方式形成合力,能夠極大緩解春運購票壓力。

“鐵路12306”客戶端不僅能買到普通車票,還可購買到學生票,同時也能購買返程票,并具有改簽、退票、訂單查詢等功能。而學生用戶是移動互聯網的重要群體,智能手機在學生中也最為普及,利用更加方便的手機端購票將成為學生群體首要購票方式,同時也為2014年鐵路春運保駕護航。

同時,12306網站可以下載手機購票客戶端了,現在購票更方便了。12月8日,鐵路部門的官方手機購票客戶端“鐵路12306”正式上線試運行,這是截至目前為止鐵路部門授權的唯一一款官方手機購票APP,無論是平時出游,還是即將到來的春運搶票,都將是一大利器。這是鐵總在繼支付寶購票、新版12306等惠民新政策后的又一個新舉措。

鐵路總公司還推出務工人員購票新安排,春運期間所有臨客車票全部優先用于務工人員辦理團體往返票,即用工企業可以有組織地為務工人員辦理團體票,同時所有務工人員只要湊夠5人,不用“同車同方向”,即可自行組團辦理務工人員團體票。

雖然鐵路部門推行了網絡售票方便了旅客,但是受益的人群卻很有限,很多的弱勢群體,比如農民工兄弟、老年人,他們很少上網,甚至有的不會上網,這就給他們在無形中帶來了壓力。而手機購票的推行,無疑是降低了網絡購票的門檻,為農民工兄弟打開了方便之門。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倍受廣大旅客和社會出行人員關注的鐵路便民購票網站,卻引來部分旅客的長時間的爭議。歸其原因主要在二個方面,一是網絡聯接不暢;二是認為購票系統較為復雜,加之軟件設計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給一些不熟悉計算機的旅客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目前已經是一個人口流動相對較大的國度,加之傳統和民俗習慣,更導致在特殊的時間或階段人員較集中的流動,運力不足,造成了旅客的出行難,購票方式單一,票源緊張更加劇了網絡購票系統的運行困難。旅客需要方便快捷的購票,平安快捷出行心理我們可以理解,鐵路近年來也在為此付出著具大的努力,取得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比如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四縱、四橫的運輸網絡,建設和開行高速鐵路,節假日、特殊時期開行旅客專列,在各城市主要地點,增置購票網點、實行農民工、學生等集體訂票服務等等,極大地緩解和改善了人們購票難和出行難,大大方便了各類群體和人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