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夜深人靜時,那些扎根在苗嶺侗鄉的鐵路人身影總會浮現在眼前。他們的故事如同鐵軌旁倔強生長的野花,在歲月的風雨中綻放出別樣的芬芳。
在滬昆線貴州東段的崇山峻嶺間,一個個五等小站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起了這條鋼鐵動脈。凱里工務段1000余名職工就像守護神,日復一日地呵護著蜿蜒前行的鋼軌。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山嵐,他們已在線路上忙碌;深夜,當萬籟俱寂,他們的作業燈仍在隧道口閃爍。寶老山工區的徐忠義,三十年如一日地守護著那個被稱為"貴州第一彎"的S型曲線,青絲已成白發,卻依然保持著第一天上班時的專注。九個人的工區,二十公里的責任。這支由8名硬漢和1名巾幗組成的隊伍,用腳步丈量著每一寸鐵軌。工長周維新帶領團隊在零下氣溫中迎風作業,寒霜凝結在安全帽上,卻凍不住他們眼中的熱忱。來自五湖四海的他們,把對親人的思念化作守護列車的動力。金兵說出的"每當列車安全通過,所有的苦都值得",道出了所有小站人的心聲。
五十年來,這里的職工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安全優質、興路強國"的信念始終未變。從1975年滬昆線湘黔鐵路通車至今,一代代鐵路人用青春作筆,以汗水為墨,在苗嶺深處書寫著最動人的堅守詩篇。正如他們所說:"能守護這條大動脈,是我們最大的驕傲。"這些鋼軌上的守望者,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著新時代的鐵路精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