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攝影,有苦和累,也其樂無窮。只要你有了相機,就出去拍,你就累。當有了照片,有了作品,你就會感到快樂和欣慰。但是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談起自己起初喜歡攝影,并學習攝影,到現在,能在報紙刊物媒體發表自己的作品,也是經歷了好多的時間,才磨練出一點本領。后面還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經濟狀況的好轉,擁有一臺相機已經不是實現不了的夢了。照相機在上個世紀還算是個奢侈品,但如今已經很普及了。原來膠卷時代的相機,使用價格昂貴。從買相機,到買膠卷,再到沖洗照片,一路下來,花費不少。所以一般人會望而卻步的,只有羨慕的份了。記得80年代,年輕的大姑娘小伙子要想美一美,要去照相館拍個照,還得要選個好背景的影布。穿上照相館的衣服,打上領帶,再梳理下頭發,照幾遍鏡子,做幾個樣子。一切準備停當,在攝影師的擺不下,咔咔拍幾個姿勢。這就算好了,等著大片出來樂好幾天。一般的人家只有在小孩出生后,照個百日照,周歲照的。大人們一般都是為了照個證件照才去照相館的,再就是照結婚照的。那個年代,開家照相館是很賺錢的。一個鎮上也就一兩家,競爭也不大。現在照相館也是拍婚紗照很賺錢的,不過競爭也愈來愈大了。所以,結婚照從室內拍到室外,從海 邊拍到海底。更有甚者坐飛機拍到海外異國了。

自從進入21世紀以來,數碼相機普及并代替了膠卷相機。拍照的成本降低了,相機也不是奢侈品了,已進入尋常百姓家。現在不僅相機能拍照,手機也能拍照。隨時都能拍照,可謂人手一部相機了。現在,好多手機像素很高,功能也很強大。在網上還能買到配套的鏡頭,這是相機技術突飛猛進,越來越好了。

相機拍照,在以前也算是謀生的一個手段。現在靠相機.攝影謀生真是比較難的,除非當老板,開婚紗樓;或是攝影技術很好,特約簽約攝影師,通過圖片文章的著作權獲得豐厚收入;再就是被邀請去進行攝影講座,收到出場講課費等。相機現在最多的還是成為了人們娛樂休閑,健身旅游的隨身物品。目前,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人越來越多。他們大多退休在家,有時間還有退休工資,就是有錢還有閑。于是,就上了老年大學攝影班,舞蹈班,書畫班等等。去了攝影班,就要買相機,這樣出去旅游也方便了。為了就是圖個樂子。

攝影是門藝術,更是一門技術。攝影入門快,有了相機就能拍,拍好拍孬是另一回事兒。但是想要學好拍好卻不容易,非一日能學到的。要經歷好多的苦與樂,還有酸甜苦辣咸。但是真正迷上攝影了,這些就忘了。那是苦和累并快樂著。

想起自己當初買相機時,那是剛上班不久,上學時由于喜歡寫點文章。并且在【濟南日報】發表過一個小短訊,工作第一年,單位里就派我參加了【濟南鐵道報社】的通訊員培訓班。通過10天培訓,使自己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大的長進。接下來,不到半年時間就在【濟南鐵道報】發表了大小的文章20多篇。1994年7月底,當時單位黨委宣傳科長楊科長又推薦我來到【濟南鐵道報社】脫產學習。學習期間就在群工部,當時宋廣臣老師是群工部的部長。他人很和善,工作也仔細。我每天主要是幫忙統計各單位來稿,看看稿件,這也是學習的好機會。那時候,送到報社的照片都是和稿件用曲別針夾在一起的。不像現在發電子郵件,稿件也是手寫的方格稿紙,那時照片多為黑白照。再有閑時間就是幫編輯部的老師們出去辦點瑣碎小事。

記得那時,報社的攝影記者是王志堅老師。攝影就他自己一個人,有個房間是暗室用來沖洗照片的。人手不夠時,他就喊我去幫忙。特別是幫他到緯六路工業品批發市塵現在的緯六路高架橋處,隨著建橋早已拆遷】買攝影燈。當時,他有一輛跨斗的750摩托車,俗稱【片三兒】。印象中跟他去了好幾次,都是為了買攝影器材。拿攝影燈,取器材等。有一次,我坐在摩托車后面,王老師跟我說,現在夏天荷花開了,拿著相機拍拍荷花不錯埃不能光寫稿子,還要學會拍照。當時,我也沒多想,就給王老師說沒相機埃王老師急著說,沒有就買埃那時,我才剛上班滿打滿算才一年,工資收入也低。拿到獎金才半年,手里就存有幾百塊錢,也不愿向家里父母要錢。在王老師的啟發下,我有了買相機的想法了。以前在學校里,自己也喜歡照相,是喜歡別人給我拍照留念。自己沒相機也不懂相機。

很快在報社學習一個月時間過去了,我接到去上海學習的錄取通知書。單位勞資科收到通知后就下了人事令,去上海鐵路成人中專脫產學習。隨著去上海學習報道的時間臨近,在鐵道報社學習的時間就結束了。算起來在鐵道報社學習了一個月時間,最終在去上海學習報到前,我買了一臺相機。那是全自動的日本進口湯姆900D相機,加上電池和柯達膠卷在內剛到300元,是在那時泉城路西頭的九州攝影器材城買的。幾十年過去了,那里現在已經成為三聯商廈的停車場了。這就是我買的第一臺相機,也叫傻瓜相機【全自動的相機被稱為傻瓜相機】。30年過去了這臺相機現在還保留著呢,按上電池膠卷依然能用,算是古董級了。在上海學習時,南方的景點有了這臺相機,留下了很多青春的影像記憶,也花去了不少伙食費用。

這臺相機就是自己和家人生活的記錄者。2000年結婚時,同學拿著它為我們記錄了結婚當天的情景。后來有了兒子,相機就基本上給他記錄成長的歷史。好在06年,數碼產品越來越多,數碼相機也便宜了。當時感覺很先進的卡片機柯達Z603,像素600萬,能拍照片能錄像就很好了。還是店長推薦的,國慶節活動價格1399元就入手了。第二天,就拿著它和妻子爬泰山去了,玩得不亦樂乎。可是電池不給力,一陣子又拍又錄的,很快沒電了。在山上花了10元買了兩節5號電池,也是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沒電了。

2010年,單反相機越來越普遍了。5月黃金周時間來了,趁著電商搞活動,刷信用卡分期付款,沒手續費。5400元又入手了索尼單反A550,是一款比較好的入門級單反相機。沒過兩年,又配了兩三只鏡頭。花費越來越高,中毒越來越深。有人說,玩攝影猶如中毒,還真有點準呢。好在五一黃金周入手機器,六一節前在泉城廣場拍的一個小孩光屁股澆花的照片,被濟南大眾【生活日報】的編輯發現。發表在【生活日報】2010年六一專版上--最辛勤的園叮首次攝影照片上報了,收到40元稿費。后來一發不可收拾,在好幾家本市報紙的拍客版,我拍的街拍照片不斷見報。一年下來,稿費上千。越拍越有癮,越發越有勁,后來的【廣州日報】【中國旅游報】【光明日報】等報刊雜志也不斷上片。還有一些雜志約稿,參加的幾次攝影比賽,也有收獲。2011年,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山東省齊魯網首屆紅色拍客攝影大賽,組照【魂歸故里】榮獲三等獎。2012年,湖南省攝協主辦的光影藝術攝影大賽,組照【家居洋模特】獲得季度優勝獎,年度優勝獎。2013年山東省攝協、濟南電視臺聯合舉辦的重汽地產-萊蒙湖攝影大賽,【愛在香草園】榮獲新婚類攝影比賽三等獎。2014年,大眾網蒙牛乳液純真年代攝影比賽,【甘蔗好甜】獲得比賽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