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9日下午,當人們激動的迎接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的到來時,一群20多歲的小伙子卻放棄了休假,默默地堅守在包西鐵路鄂爾多斯、活沙兔、乃馬岱隧道進出口,猶如衛士一般守護著鐵路咽喉要道的安全暢通。8月9日下午,筆者一行走進包西線,體驗“隧道衛士”的另一番世界。
15時左右,筆者跟隨包頭工務段新街橋隧工區工長陳福山,來到位于蒙陜交界的乃馬岱隧道進口看守點。一頂簡易的帳篷、一張單人床、一部G網手機,這就是看守點的全部家當。“看守人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隧道口的看守點巡視檢查,保證火車來的時候隧道口的兩邊200米以內不能出現障礙物,防止閑雜人員進入隧道,預防路塹兩側的樹枝等異物侵限導致事故。”福山介紹說。
看守人員每隔12小時倒一次班,除每隔2小時要對隧道進行檢查一遍外,還要不定時的對隧道200米范圍的周邊環境進行巡視。“要說不苦,那是假話,一個人待著挺寂寞,遇上到隧道里干活的同事就希望能跟他們多說說話。”今年24歲的青工薛永杰就是這個隧道進口的看守人員之一,看守點沒有電視和娛樂設施,薛永杰上班時孤身一人,空閑之余就與荒涼的高原作伴。
薛永杰說,自己一個人在隧道口值守,經常會遇到極端天氣。8月4日下午13時51分,天空忽然刮起了大風,不一會兒豆大的雨滴從天而降,雨水也漫進了帳篷里,但他仍堅守崗位,每隔一段時間,就在雨中巡視一遍線路。14時30分左右,薛永杰巡視線路時發現隧道口的防護柵欄被大風刮開了一個小口,他來不及多想,不顧個人安危,沿著臺階慢慢的走到路塹底下,就地取材將防護柵欄封閉嚴實后才放心的離開。
他說:“我的工作就是確保行車安全,哪怕條件再艱苦、環境再惡劣,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責任。”這里地域偏僻,平時吃飯只能靠工區送飯。有一次,工區外出執行緊急任務,未能按時給看守人員送飯,他們忍受著饑餓,一直等到晚上11點多才吃上晚飯。從那以后,他每次接班時都順便帶點面包、火腿腸等,防止出現緊急情況時,不能按時吃飯。
在采訪中,筆者問到薛永杰,會不會覺得工作枯燥乏味,他回答說,會有一點,但是這是他們的職責,因為鐵路行車安全至關重要,如果一個小小的隧道出問題,那么一條線都不能運行,所以自己能做的就是保證這條隧道的暢通運行,也為民族運動會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