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外勤,40042次列車4道辦理發車,本線防溜已撤出。”
“信號樓,40042次4道辦理發車,辰溪外勤明白。40042防溜是否撤除?”
“講了撤除了啊1
“規定是我追問你!而不是你主動講。”
“好好好,有什么問題我們下班了討論。先發車。”
懷化車務段辰溪站的無線調度電話中出現了一段小爭吵,辰溪站的老外勤孟青春和新值班員孟祖權一次關于鐵路規章制度的小計較。這不,一下班,孟祖權就向孟青春請教了這個問題。孟祖權說:“孟師傅,我主動說和你追問又有什么區別呢?不都是確認防溜是否撤除么?我主動說也是防止你忘了追問嘛。”孟青春語重心長的說:“小孟,你還年輕,鐵路上很多規章制度都是有其道理的,外勤追問防溜是否撤除是聯防互控,起到一個互相提醒,互相監督的作用。如果外勤不追問,只由值班員一個人保證防溜撤除情況,那如果值班員忘了呢?一個人總有出錯的時候,但如果是兩個人記,那防溜還沒撤除就發車而出現事故的幾率肯定會大大減少嘛。”孟祖權恍然大悟,大聲說:“對哦!看來我還是太年輕。總想著怎樣作業更有效率,卻忽視了安全問題。孟師傅說的是,以后還是按孟師傅的辦1孟青春說:“你又錯了,不是按我的辦!而是按規章辦1
孟祖權和孟青春,雖然不是父子,卻有勝似父子的工作默契,他們在一個班組時經常取得班組評比第一名。辰溪站的人們喊孟祖權小孟,喊孟青春老孟,只要提到他倆,無一不豎起大拇指。當然,不僅是因為他們的工作配合的好,單獨把他們中一個拿出來,也是一等一的優秀職工。
老孟,個子雖然不大,但只要穿上制服,站在站臺接車,總會讓人肅然起敬。老孟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他臉上看得見歲月的風霜,也看得見對于工作態度的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辰溪站外勤的崗位上,無論春夏秋冬白晝黑夜,始終嚴格執行作業標準,多年被評為辰溪站的明星外勤。
小孟,剛來辰溪站2年多的本科畢業生,他對業務認真鉆研的態度讓他獲得辰溪站同事們的一致好評。學習期間順利拿下外勤,信號員,連接員,車站值班員的崗位資格證,而且可以實打實的當正班,各個崗位都能讓領導放心的交給他。除此之外,小孟還擔任辰溪站的團支書,無論是車站的文案臺賬,還是上下的交際應酬,都能獨當一面,稱得上是鐵路一線多面手。
小孟帶來了一股新思潮,無論是車站事務還是工作業務上,都能以一種“為什么要這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的心態對待。而老孟對于工作態度的堅持和規章制度的嚴格執行,則更像是一根定海神針,任憑大風大浪卻始終不動遙新思潮和老標準總會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小爭吵”中不斷進步,保留必須堅守的,改變不合時宜的。
一個是“老外勤”“老標準”“老標桿”,一個是“新學徒”“新思潮”“新典范”,辰溪“兩孟”感染著眾人通過“兩孟式問答”不斷提升自己,檢驗自己,成為了辰溪站的一面精神旗幟。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