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春運第三天,達州電務段啟動春運慰問活動,黨委書記何學決定將他的慰問首站確定為萬州信號車間羅田信號工區。

何學履新才三個多月,他將羅田定為自己造訪的第一站,原因有二,“一是羅田地處偏遠,工作8小時,漫游川渝鄂,條件最艱苦;二是這個工區在2015年取得了連續兩年設備無故障的佳績。”

從萬州出發,汽車在崇山峻嶺間盤旋了三個多小時,何學一行終于抵達羅田,望著荒涼死寂的大山和淳樸敦厚的職工,何學有些動容,千言萬語最后化成一句話:“你們辛苦了1

宜萬線穿越與世隔絕的荒山野嶺,集“西南山區鐵路艱險之大成”。羅田信號工區位于宜萬線羅田鎮的一座大山山腰,工區的兩端分別是羊子巖隧道和紅洞梁隧道,中間是橋梁。工區位于橋梁的中間,負責齊岳山——羅田——魚背山之間的信號設備共計8組道岔、25架信號機、42公里信號設備的保養和維護,管內有13座橋梁、16座隧道,其中長達10公里的齊岳山隧道是宜萬線修建難度最大、造價最高、歷時最長的一級高風險巖溶隧道,洞內暗河至今奔騰不息。

妻子也是信號工,她很理解邱佩杰的工作

羅田信號工區的工長叫邱佩杰,他在這里已經工作了2年多時間。

2013年7月的一個星期四,在梁平當副工長的邱佩潔接到命令:“速到羅田工區報到1

羅田工區和梁平工區同屬一個車間,羅田的艱苦邱佩杰早有耳聞,“2010年,宜萬線剛剛開通時,羅田工區職工吃住都沒有地方,吃飯在附近農民那里搭伙,工區連值班室在內只有兩間房。”

鐵路工人向來都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邱佩杰沒有向組織講任何條件,在車間主任的陪同下,乘坐車間的工程車,興致勃勃地到羅田報到。“汽車走的是盤山路,翻山的時候,莽莽大山中沒有一家住戶,隨著目的地漸漸接近,自己心開始越來越沉重。”

當晚,工區職工為新工長接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職工們紛紛表示,“你調來了,我們會全力支持你的工作。”邱佩杰的心里才開始有些好受起來。

羅田站不停靠火車,距離羅田鎮還有一些距離,交通非常不便,當時有職工8人,附近連小賣部都沒有一個,工區辦公點設在山坡上,“不要說那時,就是現在我們到齊岳山和魚背山去作業都沒有吃飯的地方,好多時候一餓就是一天,直到2014年,我們這里才配上了微波爐。初到這里的人,一般第一句話就是‘我什么時候能調出去?’……”

“既然調都調來了,就得保一方平安,這里是達州電務段的一個關口,守候一方平安責任重大。”盡管心里有千萬個不愿意,但職業素養提醒邱佩杰,“不能將情緒帶到工作中去。”

邱佩杰的愛人在重慶輕軌公司工作,報到完畢,當晚,他撥通了妻子的電話:“這里的環境比想象中還糟糕,天一黑人都沒有一個,更沒有什么娛樂活動……”“既來之則安之,爭取早點調出來1善解人意的妻子安慰他說。

由于交通不便,加上自己又是兵頭將尾,調到羅田工作后,邱佩杰每個月只能回家一次。邱佩杰的孩子剛剛4歲,雖說妻子溫柔賢惠,但是時間一長,特別是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妻子難免有怨言:“你十天半月都回不家,娃兒這么小,叫我一個女人家咋辦?”“……看這個星期能不能回來……”邱佩杰說:“其實,我能不能回去她心里很清楚,但我只有這樣騙她1

去年有一次,邱佩杰的妻子患了重病,妻子打電話給他:“我有點不舒服……”雖然邱佩杰明白妻子的言下之意是希望自己能回去一趟,但因工作太忙,他只能說:“我這個星期當班,能回來就盡量回來吧1妻子二話不說,“啪”的一聲掛斷了電話。

思慮再三,邱佩杰又撥通了妻子的電話:“我也沒有辦法,別個當了班也要休息……”沉默了半晌,妻子最后還是無情地掛斷了他的電話。此時,邱佩杰的心里五味雜陳,深感內疚。

一個星期里,夫妻間再無電話,邱佩杰只得從羅田站要點到利川,又從利川輾轉回重慶,推開門剎那間,邱佩杰看見了妻子為他準備了一桌好菜,但開門后,妻子卻又背對她轉身而去……“我老婆也是搞信號的,總的來說,她還是非常支持我的工作”邱佩杰說。

為了讓邱佩杰更好地開展工作,車間又從他原來工作的梁平工區調配了2名職工過來,“我當時就想,一定要把大家團結在一起,確保安全,對職工坦誠相待,以心換心,對不安心的職工一定要摸清思想,對癥下藥。”

不久的一天,魚背山對羅田方向突然無法辦理閉塞,經查,原來是計軸器UPS發生了故障,邱佩杰從來沒有接觸過這類故障,他只得向車間主任請教,車間主任在電話里指示他:“把站內自動降為半自動閉塞,然后查找故障,發現UPS報警后更換UPS。”

通過這件事,邱佩杰發現自己的業務技能還有很多欠缺,他就邊干邊學,“主要是向書本學,向周圍的人請教,我在羅田這兩年,最大的收獲就是業務精進,一般故障已經難不倒我了1邱佩杰自豪地說。

羅田工區所管轄的很多設備在隧道內,每到冬、夏天,洞內外溫差較大,工區都得派人將洞內外設備的軌道電路參數分別調到適宜環境溫濕度的電壓值,自邱佩杰當工長以來,洞內外沒有一個軌道電路,一架信號機出現過故障。對于工區能夠連續兩年取得無故障佳績的原因,邱佩杰認為,主要是職工的責任心在不斷增強,表現在大家查看設備時,不走馬觀花,非常仔細認真。現在,羅田工區只有6名職工,人少,活多,副工長袁偉偉家在內蒙,每年除了回去探望父母耽擱一星期,其余時間幾乎沒有休息過,盡管這樣,袁偉偉毫無怨言,因為他覺得邱工長是一個很好的人,跟他干活很開心。

古維學餓壞了,接連吃了四碗干飯

袁偉偉是去年才調到羅田工區的,之前他已經在萬州買了房,準備在萬州扎根,他戲稱自己是從黃河邊跑到了長江邊,“每個人都不愿意到羅田來,主要是不好耍朋友,交通不方便。”他說。

袁偉偉看起來有著北方人特有的偉岸和豪爽,但他坦言自己非常怵齊岳山隧道,“隧道有10多公里長,走在里面有一種陰的感覺,走了一次不想走第二次,而且,不知誰在隧道口又擺放了一些菩薩雕像,給人的感覺更是陰森恐怖,但為了工作,很多時候也只能硬著頭皮上。”

袁偉偉調到羅田那天,在車上他就開始尋思:“干還是不干呢?”“房子已經買了,還是安安心心地干吧1

第一天,邱工長請袁偉偉為在羅田鎮最好的飯店里吃牛肉,邱工長說:“鐵路和部隊一樣,你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羅田這地方雖然艱苦,卻是一個開始不想來,來了不想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