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輯
一位成熟的詩人,一定會在詩藝上有自己獨特的東西,有自己的詩歌指紋。供職于沈陽鐵道報社的詩人川美也是這樣。她的詩歌具有很高的完成度,光滑流暢中深蘊著力度和情感。一個杰出的詩人,其詩藝也一定是豐富的,靠 “一招鮮”只能成功一時,不能成功一世。川美不是那種刻意風格化進而靠風格上的 “一招鮮”打天下的詩人,她的詩歌,技術上是非常豐富而現代的,她是深刻的現代詩人。
音樂統攝:川美詩歌的形式特點
所謂自由詩,自由的是詩人的想象、題材和技術,語言上的過分自由則會令詩意漫溢,不成方圓。必要的形式還是要有的。川美詩歌一個主體性的詩藝特點,就是音樂性以及音樂性所達成的歌唱性。讓詩歌有音樂性,每個詩人有每個詩人的做法,比如,有的在韻腳上下功夫,有的會在語言的節奏上想辦法。川美詩歌的音樂性主要是通過反復和強調達成的,這種反復和強調,不是簡單修辭上的反復和強調,而是詩歌內在節奏和詩意層次上的反復和強調,在反復中,節奏延續而加強;在反復中,詩意層層遞進,升至高點。這幾乎算是川美詩歌的一個秘笈,也是她最重要的個人性詩歌修為。
比如 《時間老了》這首詩歌的反復和強調。
“我的時間老了,像被噴灑了百草枯/板結的土地甚至長不出狼尾草/更開不出迷人的紫苜蓿花//我的時間老了,被扼殺在皮膚下面/將渴死在干裂的皺紋里/餓死在飄落的皮屑上//我的時間老了,跟我一樣羞愧地捂著臉/不敢翻看堆在墻角的日記/不敢越過夜晚做美麗的白日夢……//我的時間老了,提前預定好旅館/守在虛空的黑暗里等我/我的時間——是我的最后一件睡袍”,每段第一句反復,而且達成了頭韻般的鏗鏘效果,很巧妙地將詩歌世界中最為司空見慣的一個題材,寫得波翻浪卷、一唱三嘆。
川美詩歌的音樂性,源自于她的形式自覺和自控力,源自于反復和強調的使用,更源自于語言的淬煉功夫。正是因為在語言上做到了去粗存精, “寫掉了”所有那些沒用的東西,所以才能讓最有用的東西出現,蕪雜和混亂是不可能讓詩歌出現成熟的音樂性的。
豐富合理:川美詩歌的意象特點
川美的詩歌中很少出現生活場面和場景、片段等,也很少出現情節性、戲劇性的東西,她是一個用 “詞”寫作、依賴意象的抒情詩人。當下很多詩人都有的口語化、泛生活化、過度及物化等特點或曰弊病,在川美的詩歌寫作中是沒有的。一般來說,她的每一首詩歌都會有一個或者幾個核心意象,在此基礎上,運用想象力捕捉到詩意,進而生成詩性。其意象多是看似 “隨手拈來”的 “詞”,不追求過分的奇特和陌生化,但卻貼切而有力,同時也不乏一定的變形和強力的聯想。
比如 《某個心領神會的瞬間》:“某個心領神會的瞬間/不停旋轉的陀螺一樣的心/神奇地立在筆尖上,看見自己/仿佛透過琥珀,看見/一只沉睡萬古的甲殼蟲//某個心領神會的瞬間/仿佛露珠和依附的草葉/仿佛月光和月球本身/靈魂凝聚,上升,停在星星中間/看見肉體作為萬物中的一物/匍匐在大地上/看見地球,像一只蜂/追隨太陽系飛逝的蜂群……”
心、陀螺、筆尖、琥珀、甲殼蟲、露珠、草葉、月光和月球、靈魂、星星、肉體、萬物、地球、蜂、太陽系、蜂群……形象眾多,思路清晰,聯想豐富而有力,一首深刻的、不乏哲理和頓悟的詩歌,在紛紜的意象中一氣呵成,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獨特的構思能力。
詩歌中的意象,當然還不能只是形象,它應該是想象力所生成的 “興象”,因此,具有一定的多義性和不確定性,一般還都要承擔象征和隱喻的功能,沒有上升到象征和隱喻層面的意象,還不能說是成功的意象。川美詩歌中的意象,基本上都能贏得隱喻和象征含義,看似自然寫出,卻足夠耐人尋味。
由近到遠:川美詩歌的想象力特點
詩歌是一種依賴想象力的文學體裁,在詩人的創造力中,最不可或缺的應該就是想象力。
川美是一個很有想象力的詩人,她的想象力一般不借助幻想、幻覺、幻象等,也不營造復雜的超現實境界,她從日常出發,由近及遠,捕捉形象,進而在詩中產生形象——意象的流動,然后編織成一張象征和隱喻的大網,在不知不覺中將讀者網祝
比如 《春天》,由春天這一形象出發,經由嬰兒、藤蔓、花苞、蘋果花、小雨、日記、思慕者、霧霾、沙塵暴、森林、小路、狗、夏天等形象或意象,寫出了詩人對春天非同一般的感受和 “進入”,同時,也塑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詩歌中的春天。
因為用詞或意象寫作,而不是用細節、情緒、情節、生活片段和口語寫作,川美的詩歌,雖然由 “近”出發,但總能到達 “遠”。這個“遠”,就是詩歌的境界,就是詩人的創造,就是詩人創造力所達成的藝術,這是川美詩歌的獨特之處。
總體而論,川美是中國當下有代表性的地域詩人之一,重要的遼寧女詩人;是以純正的抒情性、音樂性和意象化寫作為特點的詩人,是一名具有語言天賦的抒情詩人。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