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橋

寫作不是作家的專利,任何一個有生命質量的人都應該寫作。業余時間寫作,寫好了,有益于世道人心。襄陽機務段工會主席楊子兵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寫散文由來已久了,而且對散文情有獨鐘。

有人這樣說過,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將生活故事化,是寫作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這是楊子兵寫散文的明顯特點。

襄陽機務段是一個有著5000多人的單位。關于工會主席,有一個比喻說, “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瑣碎得一地雞毛。職工的婚喪嫁娶、文體活動、維護權益等都是工會的工作范圍。作為工會主席的楊子兵,除了有運輸生產上的添乘任務,還有與一線聯系、同職工談心、關懷家庭、了解情況、解決問題等工作,因此職業性質決定了他比別人有更多機會接觸生活的各個層面以及各色人生,甚至職工家屬的內心。楊子兵的散文故事,多是過往生活的回聲,他的作品又加深了這種回聲,使得這種聲音漫長地蕩漾著,像綠皮火車的慢時光。

散文 《站臺上的團圓年》2011年獲 《中國鐵路文藝》 “火車·人”征文優秀獎。這是楊子兵虎年的大年初二添乘機車之后寫出來的,真實再現了火車司機楊文斌在站臺上與家人團聚的感人瞬間。

普通的火車司機陳文斌開火車十幾年了,自打他手握閘把的那一天開始,就沒有在家過過一個年;⒛甏汗潱敿依锶酥浪党说牧熊噷⒂诖竽瓿醵䦶募亦l枝江經過時,立即做出了一個決定,到站臺上和他過一個團圓年。

那天下午當1474次列車平平穩穩地?吭谥镜牡谝徽九_旁,陳文斌身手矯健地跳下了主駕駛座,迎著早已等候在火車頭一側的人群奔去。幾個侄兒和外甥女來了,哥哥姐姐來了,80歲高齡的老父親不顧腿腳不便也來了。有太多太多的話不能細說,有太多太多的思念無法表達,因為留給他們團聚的時間只有短短的5分鐘。在哥哥姐姐的組織下,一家人在站臺上以機車為背景,用相機定格下了全家人溫馨相聚的瞬間。照完相,親人們把帶來的吃的、喝的,大包小包五顏六色,林林總總,塞進陳文斌手里、兜里、懷里。老父親拉著兒子的手,無聲地從臉上看到腳下……

讀到這個故事,我淚流滿面,被深深地震撼了,一種久違的感動,將我的心扯得生疼。楊子兵抓住了這個難得的稍縱即逝的幾分鐘,出現在人們無法預料的地方。經過他生動細致的描寫,讓人有很強的畫面感,并且深刻地傳遞出了火車司機這個職業為社會所做出的貢獻。他很負責任地向世人傳遞正能量,擔負起了一個工會主席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作用?梢韵胍,楊子兵是一個對生活很細心甚至無限熱愛的人,所以,才會寫出這樣動人的故事。

生活中有愛有感動有希望就有故事。散文《活著真好》2009年獲 “‘九宮山杯’難忘2008”全國征文大賽二等獎。這是汶川地震那年,他們奉命赴四川抗震救災,回來后寫得很理性的一篇文章。

那年5月,楊子兵作為機務段支援隊87條漢子中的一員,赴四川南充、綿竹、漢旺等地抗震救災。這些地方都是重災區,地震完全捏碎了一個個娟秀的小鎮,那些居民樓肩并肩地倒下,廢墟連著廢墟,完全沒有房子的模樣了。有的樓房頂部,被齊刷刷地削去一大截,下半部分統統搖碎。很多人的遭遇慘不忍睹。

機務段支援隊剛到南充不久,余震不斷,一陣又一陣沖擊這座城市,晃動、晃動、再晃動,反反復復刺激著人們的神經;奔跑,奔跑,再奔跑,接二連三驅動著人們的雙腿。面對大自然的災害和生與死的抉擇,人們戰戰兢兢祈求平安,渴望生存……

活著真好。 筆峰一轉,沒有什么比活著更好的了。人們經歷了磨難,經歷了坎坷,經歷了生死,才深刻地認識到活著真好。楊子兵以散文作為表達,透視災難歲月,一方面勇于傾訴人們在遭災之時的恐慌,另一方面又展示人們對生的縱深思考,既有豐富的感性內容作為基礎,又有深刻的理性為支撐,閃耀著思想的光芒,讓人感到溫暖。

《師傅》 《父親》 《牽掛》 《岳父的眼淚》這些雋永的故事,不枝不蔓,真誠,真實,都是楊子兵的散文。這些作品或描摹生命中的某一時刻,或演繹生活里某一場景,或撫摸親人的某一情緒,或透視社會世態萬象,根根須須,探測人性最深處,完全滲入到你內心,心靈雞湯般地啜飲著親情、友情和愛情。 《相識是緣》 《愛的距離》 《心存感激》 《愧疚》 《生命的脆弱》等,這些精彩的文章來源于生活,最原始、最自然、最質樸,分明是有聲的,分明是有像的,這聲與像雜糅在一起,給人以深度,給人以思考,給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