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持票乘車是每個旅客應(yīng)盡的義務(wù),但仍然有不少人抱著僥幸心理進行逃票。事實上,這些逃票行為不僅對鐵路正常運輸秩序造成了破壞,更是對社會道德體系造成了沖擊。
古人云:“人無信而不立,業(yè)無信而不興”。將那些故意逃票的人員納入誠信系統(tǒng),把這種逞一時之“意氣”的舉動加以約束,加強管理的同時,也在無形之中促進了整個群體信用制度的建立。
據(jù)媒體報道,2016年春運期間,鐵路部門開始對無票乘車逃票者記入誠信檔案,納入誠信黑名單,可能影響日后的房貸、信用貸款等。卡牛信用卡管家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火車票逃票屢禁不絕的原因之一是懲戒不足,以往的懲罰是補票并加收50%票款,相對來說,納入誠信記錄檔案雖然不會立即帶來直接的金錢損失,但在未來會給個人的金融和其他社會生活帶來很大不便,從而增加了逃票者的違規(guī)成本。
鐵路部門將失信列入懲戒范疇,無疑是對道德法律化的一次推進,它對提高社會道德水平,提升人們遵紀守法意識,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希望廣大民眾能夠支持鐵路部門的誠信舉措,為維護社會秩序,推動文明進步盡一份責任。沒有小誠信,實則是失去大信用,這樣的人只會讓自己與環(huán)境格格不入,讓他人時刻提防,這于人于已都不是一種良好的局面。要想被別人嘉許,很好的融入社會,就要真誠對人,誠信做事。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筆者在此奉勸那些想逃票的乘客,不要因小失大,為一時的僥幸心理和貪圖“小便宜”采取逃票行為,一旦被發(fā)現(xiàn),打上“信用不良”的標簽,付出的代價遠遠不是一張火車的錢所能換回來的。
今天或許我們的出行不再有從前的“霸王餐”,但是明天,我們一定會享受到誠信帶來的出行乃至生活方方面面的“大蛋糕”。一次乘車逃票,終身信譽受損。這樣的“算盤”,您覺得劃得來嗎?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zhuǎn)載內(nèi)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