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超前探測組合模式的必要性

每一種施工地質超前探測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每種超前探測方法的準確率也不相同。地質分析法的不確定性大;物探探測結果辨識困難且存在多解性,準確率偏低;超前鉆孔法雖然直接有效,但成本高、速度慢,影響施工進度;超長炮孔法準確率高、速度快,但探測距離短,無法確定巖溶的另一側邊界。單一的超前探測方法難以應對巖溶隧道的地質復雜性和施工高風險性。

建立不同分級條件下的施工地質超前探測組合模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施工地質超前探測工作,提高探測效率和準確率,節省探測成本,達到規避施工風險和保證施工進度的目的。

二、施工地質超前探測組合模式的特點

施工地質超前探測組合模式的特點體現為“四個結合”和“36字原則”。

“四個結合”:地面勘察與洞內探測相結合、物探與鉆探相結合、長距離與短距離相結合、洞內外水文監測相結合。

“36字原則”:物探長探超前、超長炮孔緊跟、動態調整分級、中短距離詳探、水文監測及時、素描導洞輔助。

為有效開展巖溶隧道施工地質工作,突出重點,把握關鍵,需要根據巖溶隧道的復雜程度進行分級管理,首先進行巖溶隧道復雜程度分級,然后根據不同復雜程度的分級、不同類型的地質問題,進行相應的超前地質預報分級。